栏目分类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25-05-22 14:06 点击次数:134
刘邦去世后吕后封诸吕为王,到了汉武帝时期,窦太后干预朝政,形成外戚辅政的局面。
而汉武帝本人虽有雄才大略,也因年幼不得不受制于祖母窦太后与母亲王太后的势力。
窦太后去世后,汉武帝生母王太后的弟弟田蚡广结宾客,甚至干预官员任命与汉武帝的舅舅兼政敌窦婴爆发激烈党争。
公元前131年,田蚡以谋反罪诛杀窦婴,但外戚专权的局面才刚刚开始。
汉武帝宠幸歌女卫子夫,次年封为夫人,开启了卫氏家族的显贵之路,卫子夫的兄长卫长君、弟弟卫青入宫任职,外甥霍去病被收养于宫中。
随后,卫子夫生下长子刘据后被立为皇后,卫氏达到权势巅峰。
卫青多次率军北击匈奴,霍去病则封狼居胥,甥舅二人掌握西汉军事大权近20年。
卫氏外戚的特殊性在于以军功显贵,而非单纯依赖裙带关系,但是军功也导致卫氏势力尾大不掉。
丞相公孙贺、太子少傅石德等皆为卫氏党羽,形成军功联合外戚集团 的利益共同体。
卫氏覆灭后汉武帝宠幸李夫人,任命其兄李广利承担西征大宛、北击匈奴的军事重任。
公元前104年李广利首次西征大宛失败,汉武帝为维护外戚颜面,不仅未加惩处,反而增兵再次征讨。
李广利虽无卫青、霍去病之才,却因外戚身份稳居高位,导致的汉军将士十分心寒,这也成为汉武帝晚年用人失误的典型。
鉴于此前外戚干政的教训,汉武帝临终前立幼子刘弗陵为太子时处决生母钩弋夫人以防止吕后故事重演。
同时,他任命大司马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等为辅政大臣,霍光作为霍去病的异母弟,本属卫氏外戚旁支,但由此开启长达20年的摄政历程。
他作为首席辅政大臣逐渐排挤其他重臣独揽大权,甚至废立皇帝,权力达到西汉外戚干政的巅峰。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导致皇权缺乏有效制约,他一方面依靠外戚制衡宗室和功臣集团,另一方面又因后宫干政传统不得不依赖母族、妻族势力。
这种 "用外戚防宗室,又忧外戚专权" 的矛盾心理,使汉武帝反复权衡,最终陷入外戚势力一强即灭,灭后又不得不扶持新外戚的循环。
汉代尚未形成成熟的科举制度,外戚凭借与皇帝的特殊关系天然拥有入仕捷径。
同时,汉代母以子贵的制度使皇后、皇太后家族自动获得政治特权,形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局面。
汉武帝时期的外戚干政,导致三次大规模政治清洗,窦婴、田蚡党争诛杀公卿数十人,巫蛊之祸牵连数万人,霍光更是开权臣废立先河。
这些事件虽未直接导致西汉灭亡,至西汉末年,王莽作为外戚篡汉建立新朝,正是汉武帝时期外戚干政埋下的伏笔。
之后王朝开始限制外戚权力,东汉用尚书台分割外戚丞相权力,唐代设立三省六部制分散相权,宋代与士大夫治天下抑制外戚掌权。
但直至清代,外戚干政仍时有发生,可见汉武帝时期形成的外戚专权传统,影响中国政治近两千年。
外戚势力如同双刃剑,既帮助汉武帝压制宗室、打击匈奴,又因过度膨胀威胁皇权,最终形成 "成也外戚,败也外戚" 的局面。
可以见得,任何政治制度都需建立多元制衡机制,单纯依赖某一集团,终将导致权力失控。
参考文献:
《史记・孝武本纪》
《魏其武安侯列传》
《卫将军骠骑列传》
《汉书・霍光传》
《外戚传》
Powered by 九游海岛奇兵官方下载安装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